MK体育新闻 MKtiyu News 分类>>
MK体育- MK体育官方网站- APP绍兴市人民政府
MK,MK体育,MK体育官网,MK体育app,MK体育网页版,MK电竞,MK棋牌,MK百家乐,MK真人,MK百家乐,MK体育注册,MK平台注册,MK中国,MK体育中国,MK体育网页版,MK体育官方网站,mk官方网站,mk sports,mk体育平台app
【概况】2014年,全市成功应对梅雨期多轮强降水和第16号台风“凤凰”的影响,科学调度各类水利工程拦蓄洪水,有效降低了灾害损失,实现了人员“零伤亡”目标。进一步健全完善应急预案,提高水文测报能力,深入开展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,提高全市防汛防台能力和水平。全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47.73亿元,同比增长19.9%,争取到省级以上有关部门支持资金7.86亿元,增幅达85.8%。新昌钦寸水库、诸暨永宁水库顺利实现截流,长诏、门溪两座大中型水库和15座小型水库完成除险加固,新三江闸排涝配套河道南片拓浚工程菖蒲溇直江段完工验收,鉴湖水环境治理工程三期完成选址红线调整并开展土地征用、现场摸排调查和设计方案完善等前期工作,柯桥区防洪排涝河道整治一期、上虞世纪新丘围垦工程、虞北平原滨江河——沥北河整治、诸暨浦阳江治理一期、新昌县澄潭江河道治理等重点项目有序推进。
【河道保洁工作卓有成效】 年内,按照省委、省政府部署的“五水共治”、“四边三化”、河道“双清”、“三改一拆”、“三河”整治等工作要求,全市开展形式多样的河道整治和保洁专项行动,取得显著效果。柯桥区开展大规模的河道集中清理保洁活动,共清养关停沿河畜禽养殖场35家,清理河面水草、漂浮物1675吨,清除沿岸垃圾934吨,打捞沉船79艘,船屋3艘,清理乱搭乱建109处,废弃箔桩510支。新昌县严格执行曝光督察制,成立以县委常委、纪委书记为组长,人大、政协、纪委、宣传以及新闻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督查组,实行“一月一督查”,狠抓水环境治理各项工作的落实,定期曝光。上虞区积极组织开展“河道保洁专项行动”,对全区历年来积压在平原河道内的水草、垃圾和漂浮物及河岸垃圾进行突击清理和整治,打捞上岸集中处理。7月,新昌县获全省河道保洁长效管理先进单位一等奖,市本级和上虞区获二等奖,柯桥区获三等奖。(市河道管理站提供)
【强化应急救援保障】 年内,为进一步落实防汛防台非工程措施,各地全面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级各类防汛责任制,明确各乡镇、街道和工程管理单位的防汛职责,层层分解落实防汛责任。深度细化各类防汛防台抗旱预案,提高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;备足备齐防汛抢险物资,确保抢险物资“运得出、进得去、用得上”,组建落实防汛应急队伍,确保应急队伍“召之即来、来之能战、战之能胜”。全市成立抢险队伍800余支,抢险人员2万余人;储备防汛草包(麻袋、编织袋)218.06万条、铁锹7394把、救生衣7501件、橡皮船(冲锋舟、防洪艇)49艘、土工布(编织布)5.93万平方米、发电机76台、块石(沙石料)15.68万立方米、水泵186台、应急灯(便携式工作灯、投光灯)3346只、汽柴油7.3吨。
【成功应对持续阴雨和16号“凤凰”台风】8月8日起,全市出现近20天的阴雨天气,特别是18日至20日出现大范围强降雨,绍虞平原、浦阳江、长乐江等发生洪水,嵊州、柯桥等地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。从8月16日起,陆续开启曹娥江大闸、新三江闸、马山闸等排涝水闸进行预泄,汤浦水库从19日14时开闸泄洪,长诏水库从8月21日15时起开启泄洪洞泄洪。为确保浦阳江防洪安全,诸暨市主动防御,安华水库从19日6时开闸泄洪,陈蔡、石壁水库从20日上午起相继开闸泄洪,湖畈电排站也全力开启加强预排。市防指连续下发持续性强降雨防范工作的通知,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,要求将库水位降至汛限水位以下。其间,曹娥江大闸泄洪水量2.42亿立方米,绍兴平原排涝水量1.76亿立方米,虞北平原排涝水量0.44亿立方米,17座大中型水库拦蓄洪水1.1亿立方米。
【概况】2014年,全市按照生态文明理念,积极开展水环境治理,切实加强河道水域管护,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。一是深入推进市区水环境治理建设。鉴湖水环境治理工程累计完成投资73184万元,占总投资的75.2%,其中一期和二期工程全面完工,三期工程完成选址红线调整,并同步开展了土地征用、现场摸排调查和设计方案修改完善工作。二是深入推进河道综合整治建设。全市建成“万里清水河道”234千米,完成河道综合整治242.7千米,完成河道清淤442万立方米。在全市106条河道95481平方米水域开展狐尾藻种植试点。柯桥区建成年处理淤泥(泥浆)100万立方米的固化处理中心,基本解决区域河道淤泥出路问题。三是实现“河长制”管理全覆盖。出台《绍兴市“河长制”管理项目建设及资金补助办法》,落实补助资金1300万元,牵头开展市级“河长制”项目建设。协调开展面上“河长制”管理工作,全市已落实市级“河长”35位、县级“河长”241位、镇级“河长”1154位、村级“河长”3935位,基本实现“河长制”管理全覆盖。(市水利局提供)
【民生水利建设成效显著】年内,全市民生水利建设取得显著成效。一是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稳步开展。新增旱涝保收面积3880公顷,超额完成21.25%;扩大灌溉面积4440公顷,超额完成11%;新增固定式喷微灌面积1069.33公顷,超额完成7%;整治1万至10万立方米山塘166座,超额完成23.88%;改造灌区渠道634千米,超额完成17.41%,其中3333.33公顷以上灌区干支渠沟26.4千米,超额完成32%。二是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扎实推进。全市改善农村饮用水人口4.178万人,超额完成40%。三是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成效明显。第一批重点县柯桥区顺利完成三年建设任务,第三批重点县诸暨市按时完成2013年度建设任务,第四批重点县嵊州市、新昌县抓紧开展2013年度建设项目。(市农村水利站提供)
【多个水利工程顺利推进】年内,柯桥区继续推进防洪排涝河道整治一期工程建设,该工程的姚家埠闸至长虹闸段河道治理工程完工,治理河道长度4.71千米,完成投资2.2亿元;壶瓶山至马鞍横湖陆段河道治理工程正式动工建设,至年底,完成工程量的30%。诸暨市永宁水库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1.5亿元,完成总投资额的82.1%,其中2014年完成4.2亿元。上虞市虞北平原滨江河——沥北河整治工程基本完成Ⅰ标段主体工程,提前完成年度3亿元投资计划。上虞区世纪新丘治江围涂工程一期项目完成年度投资0.77亿元,累计完成投资3.56亿元;二期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.72亿元;三期项目开展了前期各项准备工作,已完成施工图及施工图审查、招标文件编制等工作。新昌县钦寸水库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9.95亿元,年内完成投资7.04亿元,江拔线改建工程完成路基工程的90%、桥梁工程的80%;全长1.805千米的枫家潭至钦寸水库坝区段(上下坝段)公路通过完工验收;库周交通(应急保障)工程严棠公路完成路基建设。新昌县门溪水库除险加固改造工程完成主体建设;长诏水库加固改造工程累计完成投资约4450万元,完成形象进度的71%,大坝加固主体工程建设项目顺利完成。新昌县首个液压式水力自控翻板闸门完工,完成投资41万元。
【编制完成《绍兴市水系历史变迁及水资源保护利用专题研究》】9月,《绍兴市水系历史变迁及水资源保护利用专题研究》编制完成。基于绍兴市行政区划的调整,市委、市政府于4月开展绍兴大城市发展战略专题研究工作。其间,结合浙江省“五水共治”,以及市委、市政府“重构绍兴产业、重建绍兴水城”的战略部署,提出绍兴水系历史变迁及水资源保护利用研究,具体由市水利局承担,委托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开展编制工作。该课题主要分析了绍兴平原、绍兴古水城、曹娥江、浦阳江的历史演变及绍兴市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现状,提出了水资源保护利用的目标、水资源保护利用的主要任务、节约利用水资源和保护水资源等措施,为编制绍兴城市总体规划打下基础。
【编制完成《绍兴中心城市河湖体系规划》】年底,《绍兴中心城市河湖体系规划》由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编制完成。该规划范围为绍兴市中心城市范围,含越城区、柯桥区、上虞区,区域总面积2942平方千米。规划期限的基准年为2013年,远景至2030年。根据实施《绍兴市城市总体规划(2011—2020)》和行政区划调整的要求,整合提升越城区、柯桥区、上虞区的规划成果,系统分析绍兴市区排水防涝现状及存在问题,综合评估城市排水防涝能力与内涝风险,提出绍兴市区城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的目标、原则,体现河道治理与流域治理相结合、城市排涝与区域防洪相结合、设施建设与用地布局优化相结合的要求。根据绍兴大市区融合发展的要求,对城市重要排水、防涝设施进行总体布局。
【编制完成《绍兴市水资源保护规划》】年底,《绍兴市水资源保护规划》由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编制完成送审稿。该规划范围为绍兴市行政区域,总面积8256平方千米。规划现状(基准)年为2010年,近期水平年为2020年,远期水平年为2030年,规划重点为2020年。规划总投资1082185万元。其中提出52个水资源保护工程措施,规划投资1030185万元;5个水资源保护非工程措施,规划投资52000万元。该规划按照有利保护、突出重点、统筹兼顾、便于实施的原则,提出入河排污口布局与整治、内源治理与面源控制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、地下水资源保护、生态基流及敏感生态需水保障、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、水资源保护监测和水资源保护综合管理等工程与非工程措施。在以往监测站运行管理的基础上,结合水利事业发展规划,加强了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要求,规划的水质监测站网均能保证全市县级以上城区饮用水安全,满足水功能区水质监督监测的要求。
【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】 年内,绍兴市建立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框架,“三条红线”控制指标体系覆盖到各县(市、区),水资源管理各项制度建设、基础能力建设等得到实质性推进。一是落实取水许可和有偿使用制度。全市完成56家企业取水许可审核和换证工作,取水许可率达100%;完成7个新建、扩建取用水申请项目的水资源论证;严格实行水资源费足额征收,10月1日起,水资源费按新标准征收,全市全年共征收水资源费5759万元,同比增长34%。二是推行建档制度和实时监控制度。全市所有取水户均建成“一户一档”,并将取用水户信息录入省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。同时,对重点取水企业实时监控,安装实时监控采集点642个。三是推进两个试点建设。越城区和柯桥区基本完成为期三年的全省限制纳污控制红线试点县(市、区)工作。12月4日,柯桥区顺利通过全省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区中期评估。
【加强水利建设市场管理】 年内,市水利局加强对市本级、越城区及市级有关部门实施的水利工程招标监管工作,全面推行电子招标评标,实施全过程、全方位的服务和监管,全年完成32个项目的招投标监管。加强水利行业监管,严格水利施工企业和人员的资质审核和监督管理。积极推进“阳光水利”建设,制定《绍兴市水利建设市场信息公开制度》,水利建设图审、施工、监理等市场主体基本信息、工程业绩及人员信息全部上网公开。强化项目管理,加强在建工程安全度汛管理和稽查工作,规范施工图审查工作,制定《水利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备案制度》。加强施工现场管理,开展水利建设工地扬尘、泥浆治理和人员到岗到位监督,约谈年内两起因施工不当导致河道污染事件的参建各方。同时,编制印发《市区水利建设工程现场主要管理人员实施LBS考勤管理系统》等文件,进一步规范行业监管。(市水利局提供)
【开展自备农用船整治试点工作】8月起,由市水利局牵头,在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孙端镇开展了自备农用船专项整治试点工作。绍兴市市郊自备农用船只保有量大,无序停放、无人管理和沉没破损等问题突出,妨碍了行洪、航运安全,对河道水环境也造成严重影响。在整治中,各村对农户自备船只实行统一回收,根据实际需要保留少量船只定点停放,集中管理,其余船只集中销毁。通过整治,共处置销毁闲置船只3364只计15919.5吨位,清理船屋41只,新建停船码头59个、工具亭20个,制作管理警示牌22块。同时,制定出台《市区农用自备船只登记使用管理办法》《船只集中停放制度》《船只使用管理制度》《码头管理员职责》等相关制度,加强长效常态化管理。在总结孙端镇经验的基础上,自备农用船专项整治工作预计于2015年年初在市区全面推开。(市水政监察支队提供)